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成交额8年累计1760亿元 年均增长超2成
原标题: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成交额8年累计1760亿元 年均增长超2成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 陈杭)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6万亿元,北京2014年以来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000余家,向津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冀输交额计亿均增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记者从北京市统计部门获悉,出技长超成党的术成十八大以来,京津冀三地协同联动日益增强,年累区域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元年2014年以来,北京北京输出到津冀两地的向津技术成交额累计达到1760.4亿元,年均增长率超2成。冀输交额计亿均增
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6万亿元
北京市统计部门介绍,出技长超成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持续扩大。术成2021年,年累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6万亿元,元年是北京2013年的1.7倍;其中,北京4.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6.3%;天津1.6万亿元,年均增长5.0%;河北4.0万亿元,年均增长6.3%。
产业升级有序推进。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1年的4.5:30.6:64.9,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三地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81.7%、61.3%和49.5%,较2013年分别提高2.2个、7.2个和8.5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1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5002元、47449元和29383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名义增长7.9%、7.6%和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7.4%和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8.7%、7.8%和8.9%,均快于城镇居民。
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建设同步推进阶段
北京市统计部门介绍,北京坚持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十三五”时期全市累计淘汰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2154家,完成1.2万家“散乱污”企业分类整治和动态清零,集中疏解任务基本完成。有序推动部分教育和医疗功能疏解,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等市属高校新校区加快建设,天坛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完成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扩建等重大疏解项目。全市常住人口自2017年以来持续减少,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比重(50.1%)比2013年下降9.5个百分点。
“两翼”发挥重要承接功能。北京城市副中心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中心城区迁到副中心的企业数量自2017年起持续增加,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副中心,引进14所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学前教育普惠率提升至91%,友谊医院等相继落户通州。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截至2022年3月,在雄安新区本级注册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达3600多家,占比超过8成。16家市属国企主动参与、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中国星网集团、中国中化集团和中国华能集团成为首批落户雄安的央企,100余家央企在雄安设立分支机构。
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交通网络
北京市统计部门介绍,京津冀三地积极推动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202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万人次。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铁路运营里程达1.07万公里,其中高铁占比超2成。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建成通车。区域公路网更加完善,京昆、京台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公路里程合计达到24.4万公里,较2013年增长15.6%。38条公交线路实现跨市域运营,总里程2700余公里,日均客运量超过27万人次,服务范围辐射环京10多个县市。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取得成效。三地深化协作,相邻的22个区市县签署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津冀两地签订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三地PM2.5平均浓度均实现2013年以来8连降。2021年,北京、天津、河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3年分别累计下降50.0%、40.6%和40.0%。
产业对接步入快车道。三地以搭建产业合作平台为抓手,“4+N”产业合作不断增强。2014年以来,北京输出到津冀两地的技术成交额累计达到1760.4亿元,年均增长率超2成,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000余家。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成为京津两市重要合作平台,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其中北京企业占新注册企业的1/3,科技型企业占40%。截至2021年末,河北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万个,其中北京转入3.2万个,占比近8成,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企业合计占比近5成。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扎实推进。通过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开办分校等多种方式开展跨区域教育合作,组建16个京津冀高校创新发展联盟,2014-2021年,津冀来京集中培训师资超5万人次。截至2021年11月,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总数达到485家,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结果机构达到239家。省市级层面开设实体办事窗口,推动事项“跨省通办”。
京津冀地区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57家
北京市统计部门介绍,京津冀三地创新动能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增势强劲。2021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较2013年提高6.2个百分点;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较2014年提高3.2个百分点;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5%,比2013年提高9.7个百分点。
新产品快速增长。2021年,北京集成电路产量为2013年的5.6倍,工业产量同比增长56%;天津电子元件、集成电路产量较2013年分别增长67.9%和1.1倍;河北新能源汽车产量2015年以来以年均超过80%的速度快速增长,2021年达到7.3万辆,电池产量为2013年的3.4倍。
新业态持续升温。北京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近5年来保持两位数增长,2021年达到5392.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6.3%,高于2017年18.7个百分点;天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占限额以上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26.2%,高于2016年14.1个百分点;河北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近5年也保持两位数增长,2021年占社零总额的比重(21.3%)较2016年提高13.1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地区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57家,其中,三地分别拥有2115家、680家和2162家,是上年年底的2.6倍、1.4倍和1.3倍。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1全球独角兽企业榜》,京津冀有96家企业上榜,占中国上榜企业的比重超过3成,其中,北京91家,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
冬奥热潮拉动京冀相关消费较快增长
北京市统计部门介绍,北京携手张家口筹备、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冰雪产业项目加速集聚。延庆区确立了“一轴两翼”的冰雪产业布局,截至2022年1月,中关村延庆园引进冰雪体育企业累计280余家;截至2022年3月10日,张家口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109项,总投资556.2亿元,落地项目88项,累计实现产值10.3亿元。冬奥热潮拉动京冀相关消费较快增长。
2022年一季度,北京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体育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超3成;河北体育、娱乐用品类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3.2%。税收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崇礼和延庆的体育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5.2%和68.9%,其中崇礼的健身休闲运动销售收入增长51.3%,延庆赛事组织服务发展较快,销售收入增长1.5倍。(完)
(责任编辑:探索)
-
【最新回应】 来源:正观新闻11月23日,多位消费者向正观新闻记者反映,自己在星巴克抖音官方账号上成功抢购到0.01元星巴克馥芮白大杯双倍券,但随后却收到短信通知,提示发券失败,系统也显示已自动退款。 ...[详细]
-
祈福医疗“佛系发展”之下:二次递表冲刺港交所,背负高额负债,重大医疗纠纷官司缠身,医生也在不断流失
文|翠鸟资本9月30日,祈福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祈福医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泰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这是继其于2022年3月23日递交失效后的再一次递表。在招股书中,祈 ...[详细]
-
暴涨48%!国内最大民营疫苗企业艾美疫苗上市次日大涨,成为下半年表现最好港股IPO,多款创新产品迎来收获期
来源:独角兽早知道港股新股06660.HK)今日盘中涨幅扩大至50%,报25港元/股。昨日上市首日涨3%。今日艾美疫苗收涨48.86%,报24.8港元/股,市值300.01亿港元。艾美疫苗是中国最大的 ...[详细]
-
两大板块领跌,港股失守18000点,办公龙头大跌超12%!政策利好频出,家电消费市场回暖
汽车、房地产板块下探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受此影响,早盘港股低开后延续调整,恒指早盘再度失守18000点,截至午间收盘,跌1.13%,报17809.4点;跌2.8%。消费股集体大跌,新能源汽车跌幅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英 10月8日是世界安宁疗护日,今年的主题为“心灵疗愈与社区”。世界安宁疗护缓和医疗联盟WHPCA)认为:安宁疗护是全家、全程的照顾,提供丧亲与善别服务是其中关键一环,旨在减轻患者 ...[详细]
-
存储芯片寒冬来袭 三星电子Q3利润大跌逾三成 行业短期仍难看到拐点
编辑/邱思雨昨日,三星电子发布第三季度初步业绩报告,第三季度营收76万亿韩元,同比增加2.7%;利润10.8万亿韩元,同比大跌31.7%,完整财报及各部门业绩等详细信息将于本月底披露。据了解,这是近三 ...[详细]
-
央视网消息:这个国庆假期,和出行热情一样高涨的还有“消费热”。这个假期,你的钱都花在哪儿了?假期消费都有什么新趋势、新特点?我们先去贵州看看。国庆假期,贵州铜仁发放首批文旅消费券,推出“活力碧江 购物 ...[详细]
-
证监会上市部李明: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已制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梁银妍)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22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制定了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力争用三年时间,持续提升上市公司的五种能力。具体的措施包 ...[详细]
-
财联社10月7日讯编辑 胡家荣)港股太阳娱乐集团08082.HK)盘中一度大涨160%。截至发稿,太阳娱乐集团涨123.08%,报0.029港元,成交量为1046万港元。注:太阳娱乐集团表现太阳娱乐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