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高位!2022年新发基金1541只,募资规模近1.5万亿,发行排名看过来
来源 券商中国
2023年第一周,逆市年新A股市场迎来开门红。高位规模过
尽管仅4个交易日,发基上证指数仍累计上涨2.21%,金只近万深证成指、募资名创业板指上周均涨超3%,行排市场情绪显著回升,逆市年新4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达200亿元。高位规模过基金发行市场方面,发基仅1月3日首个交易日共有20只新基金(不同份额合并统计,金只近万下同)启动发行,募资名冲刺“开门红”,行排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掌舵的逆市年新产品。
若回顾2022年基金发行市场,高位规模过可用“弱市高位”来概括。发基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年成功新发了1541只基金,合并发行规模共计14957.89亿元。
具体来看,2022年募资规模在历史弱市中表现最好。统计2001年以来的22年内,股票市场年度收益录得为负的年份合计11年,其中2022年募资规模较弱市募资第二名的2018年度仍多募了6339.99亿元;此外,2022年新发基金数量排名历史第二,仅次于2021年;募资规模排名历史第三,虽不及2020年与2021年募资大年,但较2019年仍多募了1202.91亿元。
发起式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22年新发的1541只基金中,发行数量前三名的类型为:混合基金(502只)、债券基金(459只)、指数基金(307只);合并发行规模共14957.89亿元,募资规模前三名的类型为:债券基金(7194.11亿元)、指数基金(4301.27亿元)、混合基金(2785.51亿元)。
尽管市场行情不佳,但2022年新发基金市场仍表现强劲,甚至创历史弱市新高,主要出于哪些因素?“一是基金管理人发行意愿强烈、积极布局产品线,在低位布局可以为投资者争取更多的安全垫,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仍然非常明朗乐观。二是投资者更广泛地认识并认可了基金投资、长期投资的价值和意义。”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告诉券商中国记者,“长期来看这种行为更容易给投资带来较好回报,拉长时间期限来看,逢低买入总是更容易获得可观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以来成立的发起式基金数量创下新高,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基金管理人发行意愿之强烈。发起式基金是指由基金管理人及其股东和高管、基金经理等作为基金发起人,承诺认购一定份额并持有一定期限的基金。截至2022年12月31日,当年共成立了666只发起式基金,较2021年增长了21.76%,创下历史新高。在去年弱市和震荡市的环境下,通过发行发起式基金有利于激励基金管理人努力创造收益并增强投资者信心。此外,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基金,发起式基金的审批流程较快,发行难度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发行压力。
固收产品成为吸金主力
若以产品类型来看,公募基金历史上各个年份发行数量均以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为主,在发行规模上,2022年债券基金和指数基金募资结果更好。
2022年固定收益类品种成为各基金管理人募资的主流,债券基金发行数量占比明显提升,共发行459只,募资规模高达7194.11亿元,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贡献最大,数量占所有新发债券基金54.25%,发行规模占比79.14%。此外,指数基金中的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亦获得了亮眼的表现(以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基金、中证1000ETF为主),共发行57只,募资规模达3086.51亿元。以上两类固定收益类基金合计募资规模10280.62亿元,占全年总募资规模的68.73%,成为2022年度基金发行市场募资的主要来源。
不难看出,固收类品种受到市场追捧,与投资者避险情绪处于持续高位相关。以债券基金为例,去年权益市场受内外扰动因素的影响较大,出于风险规避的需要,债券基金受到了投资者的积极关注,从结果上看各类债券基金指数在去年1-10月均录得正收益。
此外,2022年共发行指数基金307只,合并发行总规模为4301.27亿元,也是去年度募资规模第二大的基金类型,占全年总募集规模的28.76%,主要受益于创新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2211.20亿元,占新发指数基金规模51.41%)、政策性金融债指数基金(600.26亿元,占比13.96%),以及中证1000ETF(275.06亿元,占比6.39%)的发行。
ETF基金布局继续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2022年公募基金行业再次丰富了可投标的,包括宽基指数ETF、各类细分子行业ETF、投资海外标的ETF、投资政金债ETF均有明显扩容。行业ETF竞争已是一片“红海”,基金公司想在ETF赛道中脱颖而出,只有积极创新才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伴随去年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正式落地部署,养老目标FOF基金成为2022年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根据2022年11月18日证监会已披露的数据,去年增设的Y份额养老目标基金共计129只,由40家基金管理人发行。目标日期型和目标风险型的数量分别为50只和79只,目标日期以2035年和2040年为主,目标风险则以稳健型为主。
券结产品在2022年亦有所斩获,新成立227只产品,其中有102只的管理人为券商系,发行较2021全年增长了48.37%,总合并发行规模为1476.87亿元。尽管目前券结产品的市占率仍然非常低,但近两年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发展迅猛,促进了基金管理人参与券商结算模式的积极性。与券商建立合作关系,可以激发券商分支机构的销售积极性,与券商利益捆绑也有助于基金产品长期的保有量。
2022年各类型基金发行规模第一的产品中,债券基金招商添安1年定开荣登榜首,7类基金产品发行规模第一的产品大多为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可见基金经理的品牌影响力仍在发行市场中占据主要因素。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新发基金合并发行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基金仅有8只,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占具7席。创新基金同业存单基金在弱市中大放光彩,去年共成立40只,发行规模有一半超过了50亿,其中更有7只达到100亿,分别为广发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国泰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嘉实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汇添富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招商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工银瑞信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平安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
2022年基金公司最多发行56只基金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据Wind数据,全市场合计16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中,121家去年参与了新基金的发行,平均每家管理人发行了11.33只基金、平均每家发行规模为119.78亿元,募资总规模超过100亿的基金管理人仅有42家;发行基金数量最多的为华夏基金,全年新设基金56只;发行规模最大的为汇添富基金,合计发行规模678.36亿元。
在121家基金公司中,新发基金数量前三名为华夏基金(56只)、汇添富基金(47只)、嘉实基金(47只)、招商基金(47只)以及富国基金(46只);新发基金规模前三名为汇添富基金(678.36亿元)、广发基金(605.11亿元)以及招商基金(577.60亿元)。
2022年未开展基金发行的基金公司共有26家,其中截至年底在管规模最大的前三名是前海开源基金、中信保诚基金和睿远基金。2022年共有3家基金公司获批设立,为泉果基金、苏新基金以及汇百川基金,其中前两家已成立,2022年设立的数量低于历史上平均值(6家),设立同比增速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责任编辑:休闲)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明星基金经理一季度调仓换股动向曝光:陆彬快速建仓,重仓新能源,加配TMT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黄小聪 每经编辑 叶峰 基金一季报陆续披露,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的一季度持仓变化也浮出水面。记者注意到,汇丰晋信的陆彬,一季度加大了对TM ...[详细]
-
浙江多家上市小贷公司去年业绩报喜 兆丰小贷“逆势”营收、净利继续双下滑
来源:洞见财经财报季到来,上市小贷公司正陆续交出2021年业绩“成绩单”。杭州市临安区兆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兆丰小贷”)近日发布的2021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90.54万 ...[详细]
-
【环球网报道】据“今日俄罗斯”RT)消息,美国军方当地时间18日表示,五角大楼计划向乌克兰士兵提供培训,以便他们使用总统拜登下令运往基辅的最新一批武器和装备。据报道,培训将在第三国进行。拜登13日宣布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温暖故事这是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的地方。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个多月后,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踏雪来到天寒地冻的太行山深处。这次考察目的是“看真贫”,为 ...[详细]
-
参考消息网4月19日报道 据法新社华盛顿消息,当地时间18日,美国一匿名高官表示,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本周将呼吁各大经济体的财长对俄罗斯增加经济压力。报道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影响及其对全球经济的 ...[详细]
-
2月18日,俄罗斯黑海舰队参加军事演习。资料图)海外网4月19日电 俄新社19日报道称,俄罗斯东部军区新闻处发布消息称,俄罗斯和越南将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旨在训练指挥员与参谋人员的组织战斗能力。据介绍, ...[详细]
-
吴奇隆、蔡徐坤、华晨宇、李宇春……明星爱上专利,粉丝支持正版
蔡徐坤应援棒专利图产业化发展 热门IP的打造之路为何越来越多的明星、艺人热衷于拥有专利?明星爱上专利为哪般?毕竟,在大众眼中,“专利”和他们的职业并不相关。在文化创意产业深耕多年的鲲鹏金翅CEO徐鹏告 ...[详细]
-
登上微博热搜!日元创下有纪录以来最长连跌 人民币兑日元升破20
财联社上海4月19日讯,随着日元贬值的势头在周一依然未见丝毫扭转,这一昔日外汇市场的避险“宠儿”,眼下或将缔造一个无比尴尬的纪录:至少半个世纪以来最长的连跌走势!在周二亚洲时段,日元进一步大幅走弱,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