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为实体经济“输血打气”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2年12月末,输血打气深圳全市制造业贷款、深圳市地科技型企业贷款、金服务普惠小微贷款、融监绿色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5.9%、督管31.9%、理局量23.8%和43.9%,局长济高金融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何杰深圳大中小型等各类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2021年下降82个基点
□今年,为实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针对性做好金融机构的体经引导服务,争取到今年底本外币存款规模达13万亿元、质量展贷款规模达9万亿元,高质证券交易额正增长,输血打气保费增速企稳回升
◎记者 时娜
首届深圳国际金融科技节刚刚落下帷幕,深圳市地深圳金融领域的金服务又一重磅活动接踵而至。“2月8日,‘深圳创投日’将走入罗湖。围绕高规格打造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活动上将发布重磅落地落细的政策和五大特色载体。”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表示,围绕“20+8”产业集群,深圳每月8日都将组织举办“深圳创投日”活动,分行业、分赛道、分阶段促进项目资金对接,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动起来、跑起来、干起来,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深圳开年拼经济干劲十足,肩负为实体经济“输血打气”重任的深圳金融业当仁不让。
高质量金融为实体经济“输血打气”
上海证券报: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过去一年,深圳金融业发展取得哪些成绩?
何杰: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深圳金融业砥砺前行,规模体量迈上新台阶,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2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138亿元,稳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三位,同比增速达8.2%,居一线城市首位。过去三年,深圳金融业年均增长8.3%,占GDP比重达15.9%。
从细分领域看,银行业方面,截至2022年12月末,深圳银行业资产总额12.2万亿元,同比增长8.5%;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3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8.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和8.0%,银行业总资产、存贷款规模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保险业方面,截至2022年12月末,深圳保险法人总资产6.4万亿元,全年辖区保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1527.7亿元,同比增长7.1%。资本市场领域,2022年,深圳全市证券交易额增长21.9%;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2家,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二;截至2022年底,深圳上市公司总数达535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405家,A股非国有上市公司328家、市值7万亿元,均居国内城市首位。
上海证券报:在以高质量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深圳做了哪些工作?今年有哪些安排?
何杰:在实现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深圳金融业聚焦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截至2022年12月末,深圳全市制造业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5.9%、31.9%、23.8%和43.9%,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深圳大中小型等各类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2021年下降82个基点,全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超3万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缓解。
今年,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紧盯重点机构和关键指标,深入研究金融业服务工业、投资等重点领域稳增长的作用机制,针对性做好金融机构的引导服务,争取到今年底本外币存款规模达13万亿元、贷款规模达9万亿元,证券交易额正增长,保费增速企稳回升。
为打通小微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有关部门创新启动“金融驿站”工程,设置线下驿站98家,引导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2022年,接待企业政策咨询1.35万次,授信成功企业超4000家,累计对接新增授信规模约850亿元。今年,将做深做实“金融驿站”工程,增设网点、拓展范围、提升质量,全年举办大型银企融资对接活动不少于15场。
作为全国创新创业创投高地,2022年深圳每月8日定期举办“深圳创投日”活动,成为深圳创投业又一张闪亮名片。目前,活动已成功走进深圳南山区、龙岗区和福田区,举办了多场产业投融资对接活动,落地重大产业基金和优质创新项目27个,规模近千亿元。2023年,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做优做实“深圳创投日”品牌,推动上市公司产业资本、社区股份公司存量集体资本等加大对创投的资金供给。
扎实抓好金融改革开放创新
上海证券报:深圳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成绩亮眼,今年在资本市场等重点领域,还会有哪些创新举措?
何杰:创新是金融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过去一年,深圳多项金融改革项目纵深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深港通标的,“深瑞通”正式启动,创业板ETF期权、中证500ETF期权等3个期权品种顺利挂牌,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业运营,大湾区债券平台跨境债券产品挂牌服务试点正式启动,基础设施公募REITs、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不断扩大。
2022年,深圳金融领域改革项目再获国家部委“点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的18条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中,“实施私募基金商事登记服务创新和全流程一体化监管”等涉金融项目有6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此外,深圳在全国首创开展契约型基金商事登记改革,也获国家部委充分肯定。
2023年,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扎实抓好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推动若干重大改革项目取得突破。比如,加快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同驻深监管部门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双Q”(QFLP、QDIE)等创新试点,争取国家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在前海率先落地等。
上海证券报:今年,深圳金融业如何加快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何杰:今年,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扎实抓好稳增长服务调度、“双招双引”、融资对接、特色领域提质增效、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六方面工作,推动金融业再创新局面。
同时,扎实抓好招商引资 、招才引智工作,支持金融控股公司在深圳发展壮大,积极推动国家级基金加快落地等。扎实抓好特色领域提质增效,加快落实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大力吸引各类财富管理机构落地。办好深圳国际金融科技节,深化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创新应用。
2022年,深圳主动担当作为,牵头推进多个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处置,加强机制建设,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今年,将继续扎实抓好金融风险防范处置,进一步完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智慧金融大数据平台,提高对涉众金融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能力。开展地方金融组织“合规建设强化年”活动。深入实施“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持之以恒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等。
(责任编辑:百科)
-
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谢丹:将配合有关部门推动金融稳定法立法进程
在2022年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治理体系与金融稳定”上,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谢丹表示,我国已形成多层次的法律体系,但关于金融稳定的整体设计和行业跨部门的统筹存在不同,一些问题还缺乏制度规范。今年4月,人 ...[详细]
-
华润 视觉中国 资料图1月12日,华润集团在深圳中润大厦召开了2023年工作会。王祥明、王崔军、潘福、王传栋、陈小军、全华强、韩跃伟、蓝屹等全体集团领导,王炳华、徐企颖、马绍祥等集团外部董事,集团各部 ...[详细]
-
转自:北京商报特斯拉创下“史低”的降价连续剧还在更新。1月10日,“宣布降价后特斯拉中国3天获得3万辆汽车订单”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当晚,特斯拉中国回应媒体表示,对相关传闻不予置评,“我们没有公布过这 ...[详细]
-
开年多家银行披露IPO进度:宁波通商银行法制意识待加强 汉口银行辅导超12年进展缓慢
财联社1月12日讯记者 史思同)日前,宁波通商银行首次对外公开其IPO上市辅导进度。公告显示,在其辅导工作中,发现该行接受辅导人员对证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仍需持续加强。而就在不久前,该行刚因1 ...[详细]
-
中国游戏市场10月销售收入超197亿元 6个月内首次环比正增长
证券时报e公司讯,11月23日,伽马数据发布了《2022年10月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97.68亿元,近6个月内环比首次出现增长,同比下降18.10%。 ...[详细]
-
三星、LG等供应商噩梦将至?消息称苹果计划2024年起使用自研显示屏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11日早间消息,据报道,苹果公司计划最早于2024年开始在移动设备上使用该公司自己的定制显示屏,此举是为了减少对三星和LG等合作伙伴的依赖,并在在设别中引入更多内部组件。据知情 ...[详细]
-
摩根大通销售和交易部门认为,周四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可能低于预期,将有助于推动美股从熊市反弹。经济学家普遍预测12月CPI同比升幅降至6.5%,而Andrew Tyler等摩根大通分析师预计,实际数据有 ...[详细]
-
转自:劳动午报1月9日,泰国素万那普机场举行仪式欢迎中国出入境政策调整后首个中国赴泰国航班旅客,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到现场迎接。该航班来自厦门,共搭载269名旅客。图为位于泰国首都曼谷东郊沙没巴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昨天30日)是8月的倒数第二个交易日。A股在经历了8月29日低开高走的独立行情之后,30日又回到了弱势的格局中,虽然依然有韧性,但资金也没有出现 ...[详细]
-
2022年业绩预告披露已揭开序幕。随着多家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近期A股市场也将迎来“业绩线”的题材股热潮。一般而言,业绩预告与券商预测偏离较大,可能会带来股价波动。因此,界面新闻研究部继续更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