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金融数据再现下行波动,提振有效贷款需求至关重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北京报道 如何激发实体经济有效贷款需求,月金或将是融数未来政策发力的重点方向。
8月12日,据再央行发布了7月金融统计数据。现下行波效贷数据显示,动提7月末,款需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2%,求至创下2016年5月以来新高;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关重比上年同期少3191亿元;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月金同比少增4042亿元。融数
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据再7月金融数据总量和结构均欠佳,现下行波效贷总体弱于季节性。动提结构上,款需居民中长贷回落,求至对信贷形成更大拖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央行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开始加速落地,对信贷形成一定支撑。
他表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下阶段应继续落实好各项稳增长措施,特别是要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稳外需、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
M2增速再创新高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7个百分点。从2022年3月起,M2增速一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已是五连升。其中,2月、3月、4月、5月、6月增速分别是9.2%、9.7%、10.5%、11.1%、11.4%。同时,7月12%的增速创下2016年5月以来新高,仅次于2016年4月12.8%的增速。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估计,主要原因在于,7月财政退税继续保持较大规模,这会增加企业存款,推高M2增速。同时,退税既不属于企业债权融资,也非企业股权融资,因此不进入社融统计。实际上这是4月大规模退税实施以来,M2增速持续反超社融增速的主要原因。这也意味着当前M2高增主要是财政因素驱动,并非完全代表宽信用效应。
一般,M2是由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它存款)构成;而M1由MO+企业活期存款构成。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447亿元,同比多增1.1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338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0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86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8045亿元。
温彬分析,7月M2同比增长12%,央行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尽管信贷派生效应减弱,但随着财政支出稳增长力度加大,财政存款增加4863亿元,同比少增1145亿元,有助于流动性改善,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和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水平均低于上月和上年同期水平。
狭义货币(M1)余额66.18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个和1.8个百分点;创2021年 4月以来新高,仅次于2021年3月的7.1%。流通中货币(M0)余额9.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当月净投放现金498亿元。
王青认为,M1同比增速略有提高,主要与上年同期基数下行有关,以及退税会形成部分企业活期存款。7月末M1增速仍然大幅低于M2增速,继续处于明显偏低水平,主要原因是当前楼市处于低位运行过程,商品房销售不振,企业短期存款受到较大影响;另外,较低的M1增速也意味着当前实体经济活跃度依然不足,后期经济修复至常态增长水平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人民币贷款少增4020亿元
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拉长时间看,1-7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4.35万亿元,同比多增5150亿元。
从居民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1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86亿元。从企业部门看,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87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54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5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13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476亿元。
温彬表示,居民端,无论是与购房相关的中长期贷款,还是消费相关的短期贷款都相对偏弱。结构上,居民中长贷回落对信贷形成较大拖累。7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减少2488亿元,说明房地产市场仍在触底过程中。
“企业部门贷款缩量明显。”温彬进一步指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发力下的基建融资成为主要支撑,票据融资再度冲量。结构上,对公中长期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减少1478亿元,基建配套融资应为中长期贷款的重要支撑。
初步统计,2022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亿元。1-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7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89万亿元。
在7月社融增量细项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净融资、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是主要拖累项,分别同比少增4303亿元、同比少2357亿元、同比多减428亿元。
温彬表示,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出现季节性回落,仍比上年同期少增3191亿元,反映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政府债券净融资3998亿元,同比多2178亿元,有助于下阶段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
在王青看来,7月信贷、社融规模大幅回落,同比增速也有所下滑,整体不及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上月贷款季末冲量现象明显,形成一定透支效应;二是当前宏观经济修复势头温和,贷款需求疲弱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三是7月楼市再度转冷,对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都会形成一定影响;四是6月新设两项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基建,其对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拉动效应尚未充分体现。
他预计,在经济修复和政策发力作用下,8月金融数据会再度回暖,但如何有效缓解贷款需求不足问题将持续成为下半年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责任编辑:探索)
-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迎规划指引 再保险“国际板”启动 解决再保险跨境交易痛难点
财联社11月23日讯记者 徐川) 2021年国际再保险会议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时隔一年,在今日召开的第四届会议上,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正式亮相,为上海国际再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贾 丽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正式打响,球场内外,全世界知名企业的商业角逐也已拉开帷幕,而中国企业无疑是主角之一。咨询机构环球数据信息显示,中国企 ...[详细]
-
作 者丨庞华玮11月18日,证监会确定并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名录与基金销售机构名录,首批名录包括40家基金管理人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以及37家基金销售机构。证监会表示,后续将持续定期发布并动 ...[详细]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信贷工作座谈会: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合理展期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人民银行、银保监会11月21日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措施落实工作。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银保监会 ...[详细]
-
11月22日消息,百度Nasdaq:BIDU)今日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百度第三季度总营收为325亿元约合45.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归属于百度的净亏损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李新笛来源:真探AlphaSeekerID:deep_insights)今年双11已经落下帷幕,我们可以从“美妆行业晴雨表”的天猫双11榜单看到 ...[详细]
-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北京商报记者 张君花11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The Laundress官方发布通知称,The La ...[详细]
-
工信部:1-10月通信业新兴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同比增长33.1%
证券时报网讯,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1—10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新兴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发展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1—10月份共完成 ...[详细]
-
来源:成都商报2016年开始,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据国家卫健委今年9月7日发布的消息,随着单独两孩政策、全面两孩政策、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施行,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由政策调整前的 ...[详细]
-
易纲:最近我们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 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
【易纲:最近我们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 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财联社11月21日电,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论坛年会上讲话表示,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