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企13类高科技产品全球份额增加
《日本经济新闻》11月23日文章,日媒原题:中国企业13类高科技产品全球份额增加中国企业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中企增加存在感进一步提高。《日本经济新闻》对2021年主要产品和服务的类高全球市场份额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和电池尖端材料等13个品类高科技产品中的科技市场份额增加了。在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升高的产品背景下,世界供应链对中国的全球依赖再次凸显。
《日本经济新闻》以在全球经济活动中56个重要品类的份额最终产品、服务、日媒核心零部件和材料为对象,中企增加进行“主要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调查”,类高并调查了各品类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科技企业。在电动汽车、产品智能手机等最终产品以及零部件等28种主要高科技产品中,全球中国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份额品类达13个,市场份额减少的日媒为6个。剩下9个品类的前五名中,没有中国企业。
美国正对中国采取严格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还逼迫日本也采取类似对华措施。此外,为应对“台湾有事”等情况,美日要求重新评估供应链。但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中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很高。
最突出的就是电动汽车相关领域。在车载电池方面,中国去年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首位,为38.6%,比2020年增加12个百分点。加上,中企在车载电池方面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46%。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超越雷诺-日产-三菱的日法联盟,升至第四位。利用作为关键零部件的车载电池生产方面的优势,比亚迪控制了电动汽车的价格。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电动汽车销量仅次于特斯拉,位居世界第二位。
在电池关键零部件,用于隔离正负极的隔离层(绝缘膜)领域,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在政府补贴下投资增产,将市场份额提升至28.7%,超过第二名日本旭化成的10.7%。可以说,从电动汽车供应链的上游到下游,中国企业的存在感正不断增强。
在日韩企业曾激烈竞争的液晶面板领域,京东方科技集团等中国企业在大中小不同类型液晶面板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均保持增长。OLED面板被苹果公司采购用于iPhone制造的京东方,正在追赶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韩国三星集团。(曾茂译)
(责任编辑:百科)
-
长城汽车11月22日斥资约2.34亿港元回购2354.45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北京、上海、成都双双建成双机场,其它多个国家中心城市也开始“摩拳擦掌”。其中,重庆、西安多次在文件中提及规划建设新机场,被视为广州“第二机场”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则被列入了国家“十四五”时期运输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王毅阐述了中方对阿富汗问题的看法。王毅说,当前阿富汗正处在由乱及治的关键时期,阿局势总体趋于稳定,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详细]
-
本报记者 曹卫新一度吸引近百万人围观,经过3000多次出价,历时5天5夜,从335万元起拍价起步,最终以20亿元成交价收尾的天价锂矿控制权争夺战时隔6个月卷土重来。阿里资产破产拍卖平台显示,2022年 ...[详细]
-
记者 | 赵晓娟在本土前置仓类型的生鲜电商平台陷入风波之时,德国折扣超市品牌“奥乐齐ALDI”以下简称“奥乐齐”)则喊出了要在上海开设500-600家门店的口号。奥乐齐中国负责人罗曼·拉辛格在接受德国 ...[详细]
-
促消费放贷机构普降利率:银行最低至3.65%,网络助贷息可打五折
当前促销费无疑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为了刺激消费,各路金融机构纷纷降低借贷利率。“7月以来,我几乎每天都接到各类贷款中介的电话、短信,50万元纯信用借款当天到账无需审批,利息最低只有三厘。而一些股 ...[详细]
-
趣店CEO罗敏资本往事:靠“校园贷”起家,商业模式频遭质疑,“二次创业”预制菜被群嘲“割韭菜”
来源: 时代数据7月26日下午,知名《奇葩说》辩手#傅首尔致歉#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傅首尔发微博称,与趣店预制菜的合作是单次,没有深度及后续合作,承认对品牌前身缺乏了解,表示对品牌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2日上午,开盘一字涨停,盘中一度跳水,但随后回封涨停。截至上午收盘,ST大集报1.75元/股,上涨4.79%,最新市值335.4亿元。S ...[详细]
-
中新社海口7月29日电 记者 王子谦)封关运作工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统工程。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第一批项目29日集中开工,海南省省长冯飞说,此举“宣告海南自贸港入门考试正式开始”。本 ...[详细]